读书心得二
「《小王子》+心得」一切事物都是客观中立的,让人摇摆不定的,是恐惧和希望。人和外界会建立关系,这种关系是绑定关系。一旦人和外界的某种绑定关系失衡,就会试图去和其他事物绑定,这种绑定也许是酗酒,也许是吸大麻,亦或是抑郁。驯化某人和被某人驯化,是幸福的,也是危险的。幸福是驯化后的习惯,危险是失去后的痛苦。
「Day1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卫康叔世家第七》,春秋战国时期,这些小国,明明很小,没什么实力,为啥那些大国还不把他们吞并,而只是当小弟呢,可见始皇的伟大,有统一的意识。都是三皇五帝的后代,不好意思兼并他们,就始皇做到了。
「Day2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宋微子世家第八》,五事:一曰貌,二曰言,三曰视,四曰听,五曰思。貌曰恭,言曰従,视曰明,听曰聪,思曰睿。恭作肃,従作乂,明作哲,聪作谋,睿作圣。五事:一是容貌,二是言论,三是观察,四是听闻,五是思考。容貌要恭敬,言论要正当,观察要明白,听闻要广远,思考要通达。容貌恭敬就能严肃,言论正当就能治理,观察明白就能昭晰,听闻广远就能善谋,思考通达就能圣明。
「Day3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晋世家第九》,骊姬,最毒妇人心,好好的一个人还有两幅面孔。重耳即位时已经62岁,逃亡19年,在位仅有9年的时间,高举着仁义诚信这面旗帜,帮助晋国重振旗鼓。老夫聊发少年狂,鬓微霜又何妨。
「Day4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楚世家第十》,楚国君臣实行德政,从一个偏僻小邦发展成煊赫大国。因为德衰,内忧外患,任人宰割,备受屈辱。楚国衰落的根本原因是贵族势力的干扰变法没法彻底实行。而秦国之所以强大,不是因为德治,而是因为变法贯彻执行。
「Day5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越王勾践世家第十》, 越王句践在会稽之困中被吴王赦免回国后,便卧薪尝胆、亲自耕作,委屈求全、礼贤下士,赈浏穷人,悼慰死者,与百姓同甘共苦。作为没有任何制衡、约束的具有最高权力的一国国君,虽说是在受辱后做出的这些举动也是十分难得的。终成一代霸主。
「Day6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郑世家第十二》, 春秋初期,郑国在诸侯国中实力最强,庄工开风气之先,囚母逐弟,违背人伦,周天子面前飞扬跋扈,撕掉诸侯与天子的礼教帷幕。后期,却沦为二三流国家,晋、楚两国打架,战场在郑国,想想就可笑滑稽。
「Day7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韩世家十五》, 史公写战国时事,材料缺乏,而年代又多混乱。太子咎与虮虱争夺太子,前段乃助虮虱者,后段乃助太子咎者,前后立场不一,思想矛盾。
「Day8+《史记》+心得」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兵法修列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、《孤愤》;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。
「Day9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》。萧何,刘邦的老友,辅佐刘邦打天下、安天下,建立不朽功勋。刘邦称帝后,战战兢兢,时时刻刻谋求自保。狡兔死走狗烹。作为汉朝的异姓侯,能活到最后,安享晚年,也实属不易。伴君如伴虎,只可共苦难同甘。
「Day10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》。陈平,在家时,靠老哥养活自己,把自己养的肤白貌美。入世后,先跟魏王,再事项羽,最终跟的刘邦。利用反间计帮助刘邦破项羽,吕后掌权时,又能够见风使舵,做到丞相。做丞相时,皇帝问国家每年的收成和犯罪率。右丞相答不出来,问到他时,他说我不知道,但是我知道谁知道。观其一生,可谓心理学让他玩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善用阴谋,六出奇计。
「Day11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鲁周公世家第三》,吴太伯,吴国第一代君主,父亲为周部落首领。齐太公,姜子牙是也,周朝开国重臣,齐国创始人。鲁周公,武王的弟弟,鲁国先祖。吴国、齐国、鲁国祖山都是皇亲国戚,才开创了自己的国家。奈何,子孙后代没有君王命,纵有管仲、晏子能臣,君王自己没有王者风范也难成大器。
「Day12+《史记》+心得」伯夷因为周灭殷商,不吃周粟,自己把自己饿死了,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到底是谁给他的呢。追逐名利,爱惜名声,这种思想最开始是谁培植的呢。老天爷没有偏心眼,专门帮助好人,是谁推崇的呢。这种天道连史公都质疑,居然流传到现在,是对的吗。管仲鲍叔牙晏婴,几代人的努力,齐国终成强国,他们的才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呢。
「Day13+《史记》+心得」苏秦游说六国,张仪也游说六国;苏秦合纵以燕为主,张仪连横以魏为主。合纵合六国之力共同抗秦,连横秦国对六国各个击破,最终统一六国。一个和尚挑水喝,两个和尚抬水喝,三个和尚没水喝,何况六个各怀鬼胎、明争暗斗的诸侯国。不知道当今的世界版图是否和战国时期相合呢。
「Day14+《史记》+心得」一将功成万骨枯,白起作为战神,为秦立下汗马功劳,却因功高盖主,落下个身首异处。魏冉作为秦昭王的舅舅,开疆辟土,任举白起,为秦统一奠定坚实基础,却因范雎的进谏,不得善终。为将之难,可见一斑。
「Day15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孟尝君列传第十五》,孟尝君,齐国名士,可其一生都在谋求私利,维护自己的荣华富贵。为了个人利益,勾结外敌打自己的国家。养的门人,也是三教九流皆有,是一种豢养和被豢养,收买被收买的关系。让我想起了柴大官人。所谓广交朋友,不过是培养一只只鹰犬。
「Day16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平原君虞卿列传》,平原君以善养“士”著称,有宾客数千人,曾三任赵相。平原君于秦国邯郸的危急时刻,在毛遂的鼎力协助下与楚订立盟约,求得救兵,又能接受李同的意见散金励士,从而取得抗秦存赵的胜利,可算是乱世之中的倜傥公子。虞卿原是游说之士,因谏说赵王被任为上卿。他长于战略谋划,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媾和;邯郸解围后,力斥赵郝、楼缓的媚秦政策,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。
「Day17+《史记》+心得」魏有信陵君、楚有春申君、齐有孟尝君、赵有平原君。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首,作为魏昭王的小儿子没有世家公子的桀骜,反倒礼贤下士、宅心仁厚,可谓是四人中风评最好的一位。春申君上书秦王,劝其勿伐楚,舍命救太子。不过这四位只能说生在了好时候,放在现在,就是黑社会组织,直接枪毙起步。
「Day18+《史记》+心得」用水来照镜,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,用别人作借鉴,可以明知事情的凶吉。功成名就之下,是不能久留的。有欲望而不知道满足,就会失去欲望;要占有而不知节制,就会丧失占有。
「Day19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乐毅列传》,燕国原是战国七雄的弱者,无端遭到强齐的侵凌。燕昭王即位后,招贤纳士,发愤图强,决心报仇雪耻。当复仇时机到来时,乐毅向燕昭王冷静、客观地分析了时局,提出了正确的战略主张:联合楚、赵、韩、魏四国,利用秦国,共同伐齐。昭王虚心采纳了乐毅的意见,命乐毅任上将军,率五国军队,大败齐军,取得了以弱胜强,报仇雪耻的辉煌胜利。但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却无端被黜,被迫逃往赵国,其原因就是新君惠王嫉贤妒能并为齐国所利用。这些国君和下属的关系确实很值得玩味,没能耐没法辅佐,功高了盖住;不下发权力下边人没法干活,给权力大了最后自己下台了。
「Day20+《史记》+心得」鲁仲连关心政事,为人排难解纷,近于侠客;荡然肆志,不为名利所羁,功成不受赏,古之文人最高精神境界。观之今人,恐无人向往。
「Day21+《史记》+心得」《离骚》明道德之广崇,治乱之条贯,靡不毕见。其文约,其辞微,其志絜,其行廉,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,举类迩而见义远。其志絜,故其称物芳。其行廉,故死而不容自疏。举世皆浊,唯我独清;众人皆醉,而我独醒。草木茂盛,内心沉闷。削圆木无刃斧,走捷径非君子。黑白混淆,是非颠倒。凤凰囚笼,鸡雉乱舞。怀玉在身,群狗乱吠。虞舜难遇,伯乐难求。投身江河,以明心智。出口成章,流芳百世。可是,为啥不能直说呢,寄情于物,是文化、制度还是何物使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