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一件事让你忽然意识到打工永无出路?
我发誓我一定要做点什么,所以我自己开了个公司。
大概我任职某公司CTO的时候吧。
我意识到了所谓的战略、技术、管理等综合能力,不如销售跑去和客户喝一顿,上千万的单就来了。
我意识到我所谓的研发战略,没人care的。
你在NB,也牛不过关系、牛不过资本,你只是个打工的。
大平台还多少有些资源做研发,中小规模的公司,研发是不如市场重要的,尤其是销售型领导掌权的时候。(实际上国内大多数公司都这个德行)
技术这玩意,重要吗?当然重要了,但是值钱吗?那就不一定了,毕竟我不是爱因斯坦也不是java之父,我只是个打工的。
在2021年有个案件,身价80亿美金的大佬林奇,被毒死了,嫌疑人据说是公司的CEO,原因嘛,坊间谣传是公司把CEO的年薪从2000万降到了51万。
姑且不提这个CEO的人品问题,我只是想通过这个案例说一个事实:
假如你不是公司股东,那你不管是什么O,你的去留都在领导的一句话之间,这就是行业内的现状。不管多么的光鲜,只要不是股东,都一个德行!
是的,即使年薪2000万也一样。
而离开了平台,所谓的各种O,也只能继续找地方打工。如果找不到,那就over了。
所以,包括你现在公司的领导,只要不是股东,其实也处在这个尴尬的局面中。
我意识到了。
人前呢,我是X总,每每年会、团建,小弟竞相敬酒,飘飘欲仙。
只不过我毕竟身在江湖许久,也不是第一次当领导了,我经常默默的想,离开这个平台,我还能做什么呢?
于是我决定,乘着自己还能折腾,先下手为强,先干了老板。
老板承诺的什么股票期权,天天打鸡血我都麻木了。
老板天天说:公司已经递表了,你马上就财务自由了……
但是从准备到递表到成功……加上几年套现期,怎么说呢,就好像给你吃了片伟哥,让你硬5年一样。
此时的我薄有家财,也有投资人,此时不跑何时是个尽头?
于是我提桶跑路了。
当然了,核心不是说我自己,我只是想阐述,为什么我一直号召大家去创业。
现在想想,用创业这个说法不合适,但是我必须得说,如果有可能,一定要做点什么。
假设你身在私企,那么能拯救你的,大概率就是:你一定得做点什么,因为这或许是能拯救你的焦虑的唯一办法!
否则你会面对很多压力,你把公司当家,公司把你当驴。
就我们那个小公司,无数把公司当家的员工,都在上市之前跑路了。
在业内,这非常常见,公司上市,自以为核心的员工啥也没有,或者把技术合伙人架空干掉之类的,用屡见不鲜形容已经不合适了,应该叫十有八九!!!
实际上,真正有良心的老板是很难做大的,或者说,在做的过程中,他的心会慢慢的冷下来。
所以私企打工人的宿命就是:非常的不稳定。
高薪的还好,多少能攒一笔身价,但是许多月入万八千块的,被房贷掏空了钱包的,真的很难。
我每每提及创业,就被下面一堆人喷,我今天不提这个事儿了,但是我真诚的想说的是:你必须得做点什么,不管是找到一个让你痴迷的爱好,或者是做一个副业,或者是一门离开现有行业还能生存的手艺。
记住,你必须做点什么!
我们看《月亮和六便士》,看里面那个痴迷绘画的男人。
绘画不一定给他带来经济收益,因为他根本已经不在乎钱这个玩意了,绘画就是他的生命。
如果能找到,为了这种兴趣爱好可以放弃一切的东西,这就是一种救赎。
或者,开个杂货铺,业余学点木匠手艺,哪怕是学学美缝呢?或者做电工,给小区上门清理个下水道、开个锁之类的,这都能活下去,还自由些。
这同样是一种救赎。
这些能获取收益的手艺,不需要花什么成本,别一提创业、副业就想着花钱,那意味着你除了花钱一无所有。
什么是救赎呢?救赎就是:当你职场上受了委屈的时候,你不必萎靡的缩着头,而是大声的对欺负你的人说:我X你X了X!!!
你知道赚钱的意义是什么吗?赚钱的意义,不是我们什么都可以做了,而是说,我可以选择不做什么。
我其实在当所谓的“高管”的几年里,我深刻的意识到了,有些人的失败,就是因为过于努力了。
他们努力的方向不对,他们没有为自己而努力,而是为了老板在努力。
他把时间都用在了这种“无效努力”上面,那他有为自己考虑过吗?他把一切都寄望于老板的仁慈了。
这种努力的结果,就只能被淘汰。
当经济上行的时候,一切都是和谐的,但是下行了呢?
今天,我相信这个道理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了,大家都看到了。
我大概筹备了很久了,终于迈出了那一步,到现在,嗯,还活着……
我知道很多人很难,已经习惯了打工生活,很难迈出去。
但是你必须得想点法子了兄弟。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,那个黑人配角曾经说过: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监狱里的生活,已经无法面对社会了。
就好像那个大半生都在狱中的老头,被放出去后,选择了一根绳子。
很多打工人的实际情况,都类似这种。
打工,让他们变的麻木了。
年薪高的还能攒一些家底,低的呢?
不是说非要马上就走出去,但是要试着、小心翼翼的,迈出那一步。
不是说非得赚多少钱,但是起码有一技之长,心里才不慌。
最后还是强调一下,兄弟,你必须得做点什么了。
上新项目,老板说:就当自己的事情,好好干,挣钱大家分!
你辛辛苦苦拉团队熬了大半年,终于走上正轨,眼看要盈利了……你突然又被老板调到另一个新项目,美其名曰:能者多劳。
定考核激励,老板说:今年的目标是个挑战,完成了,年底庆功!
你鼓足干劲,生生在年中就完成了大半,眼看要提前完成挑战,当去汇报时……老板突然又把目标提更高了,说是:没挑战,就没有干劲儿。
带新员工,老板说:把新人带起来,我们的团队就更壮大了!
你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,尽全力培养新人,总算能承接好业务了……老板突然又把你调了岗,原有工作由新人代替,希望你在新岗位上发光发热。
…………
这样的职场糟心事,只要工作几年,碰上几次。你大概率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,打工永无出路。顺便再多吐槽几句老板。
其实也很容易理解,打工就是有碗饭吃而已,难不成要让大家暴富走上人生巅峰吗?显然是痴人妄想,就像某个创始人所说:我没义务对员工的财务自由期望负责。
吐槽老板似乎要变成某种政治正确了,但确实大可不必。在我眼里,只要不拖欠工资的老板,就是好老板,对应的公司就是好公司。
老板不是什么道德楷模,不需要对别人眼里的”公正对待“负责,况且又哪里有真正的公正呢?
可能还有人气不过,什么破价值观,找他理论去!那问题又来了,你这是要在别人屋子里搭自己的棚子,要自己说了算,你觉得有多大胜算?
是不是更觉得打工无出路了?
如果这么想,是对的,也是错的。
对的是结论是对的。错在发现的太晚了,不该遭遇不公正对待才明白这个结论。
实际上,并不需要具体哪件事来提醒你打工无出路。要认真观察,你会发现,每件事都在告诉你这个结论。
你所在的公司,大多数情况下跟你个人没有任何关系,无论是世界500强还是村镇500强。
你认识的同事,跟你在地铁上碰到的陌生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,一离职,很多人就是永别。对的,是永别,跟死了差不多的那种。
你做的工作,很多都是在机械地完成就行,并没什么价值;你说的话,很多也是瞎对付,讲给外人都听不懂。这两者,跟自身前途,真的没啥关系。
你的职级,并不像体制内的科长处长那么管用,哪怕是进监狱都有对应待遇,而你离职后,就得找新工作,不论是前总监还是前副总,其实用处都不大。
…………
所以,还是醒目点吧!
我一直是个热衷于做技术的人,因为从小父母给我灌输的观念,以及社会上充斥的观念都是,只要技术牛,能力强,就能挣很多钱。所以我上了研究生之后,也是一心搞技术,那会我都不是特别在乎怎么包装自己,或者说就业的话走哪条路比较适合,总觉得只要我技术牛,哪儿不能去呢?
第一次让我开始意识到不能光埋头干的是我研二下学期的时候,那会投实习简历的时候,想看看同学的简历,没想到有几个同学都不愿意被看,我当时挺奇怪的,怎么简历能有啥秘密,怎么就不能看呢?后来回去之后想来想去明白了,里面肯定是有些内容不想让我看到,后来网上看过一个人写的简历,发现包装的情况很明显,有些我知道就是些芝麻绿豆的东西,都被描述得金光璀璨,我才意识到之前的同学估计也是这样,因为我比较熟悉他们,估计怕我到时候说穿或者怎么样。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不能光埋头干,要包装。这一次我意识到了靠干是没用的,人家只看结果,不看过程,所以需要包装好结果给别人看才行。你过程再牛逼,比如说你生产了一个多么高科技的商品,然而卖相很不好,顾客也不买账。反倒是顾客常常会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,尽管后面吐槽又如何,钱毕竟是赚了。
第二次意识到是出来工作之后的四五年。我在一家垄断央企,因为工作前三年我一直很拼命,当时一直在忙一个大项目的建设、运营还有上线后的推广,扛了很多事,当然那个大项目核心的骨干们也和自己一样都是小年轻为主,我是刚毕业没多久,他们也就毕业了几年而已,大家像是战友一样。虽然拿着白菜钱操着白fen心,也是对这个大项目后面建成有所憧憬。这个项目后来也算成功了,因为新的业务,我们这些人成立了一个新的中心。要是按照一般很多公司的情况,我们这种算是开国功臣,后面再招些新人进来给我们带,我们几个的位置顶上去,升职加薪那都是板上钉钉,搞不好再过些年还有机会上去管理岗。然而呢,公司直接调了七八个岗级比较高的人过来,岗级碾压我们这些小年轻,又逐步分我们手上的活,加上其中一部分老员工也是会哭会闹的,我们逐渐就边缘化了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我们本以为领导还是很重视项目,会看重我们的功劳,结果呢想多了。对领导来说,你就是颗棋子而已,他要做的是向上管理,毕竟领导对你好,你能给领导升职加薪吗?领导的上级才能啊!所以过河拆桥,卸磨杀驴这种简直常规操作。你的利用价值没有了,你和其他一般普通员工比又有什么区别,干嘛要专门提拔你奖励你?这次之后我是彻底明白你干得再多再努力,作为基层打工者,你的劳动成果是会被人篡取的。
第三次意识到是出来工作第八年的时候。我那时候已经对本职工作躺平,反正也不是领导心腹,评优和升岗啥的基本轮不上我。我那会开始接一些私活来做,毕竟我的特点是肯干,肯学,对技术研究也有兴趣,要说这特点,是挺适合接外单做的。也想过做外单多挣钱,以前听说过很多做外单挣钱比本职还多。但是真做的时候,就发现其实压根不挣钱,挣钱效率真不会比你下班开滴滴送外卖赚钱多,无非是不用日晒雨淋而已。原因并不是介绍人赚差价的问题,而是IT行业本身没有门槛,没有门槛的东西最终就是卷成白菜价。比如一个商城,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,真的开发一套下来,成本少说也要四五万,要是再加上维护和一些个性化需求,没个10万都不能叫挣钱。然而现实是你报10万,别人报8万,再有的人能报6万,最终可能三四万的报价才能把项目接下来,再低别人去开滴滴都比这强了。加上不是全职,是兼职做,但人家金主可不管你全职兼职,就当你是全职的,催得急的时候天天骂。白天上班后,下班还得拼命干,关键是三个月下来钱也没几个,团队两三个人一分到手可能就1w左右,看似多挣了1w不错,然而这种劳动强度一年你能做几个项目?算下来对于一线城市来说,这点钱可以干啥?然后我忽然意识到,即使我技术不错,即使我很拼命,出卖劳动力本身根本不能改变任何东西。最多只能让你饿不死,但绝对吃不饱。更别说我年龄更大,代码写不动,新知识学不进的时候还能干下去吗?那一年,我彻底认识到,挣钱跟能力强不强,努不努力,没有一毛钱关系。挣钱本身靠的是平台、渠道、信息差、圈层等等。那年我刚好认识一个在银行做投行业务的朋友。我甚至觉得我那段时间劳动强度远超他,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忙,甚至赶进度有一周天天熬夜到三四点,第二天能抗住就起床上班,扛不住就休年假半天多睡一会。然而那位投行业务朋友收入是我的三倍以上。就算我很拼命,我也有技术,凭什么同样时间他的收入产出这么高?
所以我后来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打死都要做生意不打工。并不是他们懒所以不打工,而是他们已经看明白了,打工最多只能让你温饱,要是你有比温饱更远大的目标,除非你有关系有背景有圈层有机遇,否则你再厉害一辈子也是个基层打工者而已。恰好前段时间又看了好几条新闻,一位清华毕业的女生,在铁路做了9年一线职工。一位清华毕业的男生,在供电局爬了6年电线杆,目前还是副班长。我只是个普通985,和清北这种级别差远了,他们打工状况都是如此,我这也没什么好怨言的,因为没关系没背景,打工就是如此。
打工永远是在给别人创造价值,永远在被剥削。你见过任何一个社会阶段被剥削者发家致富的吗?
1、我们去公司上班,老板和领导会告诉我们,我们在这儿踏踏实实干十年,就会有房有车;我们在家里种地,村干部告诉我们,只要勤劳就是致富,村里的某某不就是天天窝在家里种地,一年赚五六万嘛?!但是他不会告诉我们,谁谁出去打工,一年赚了十来万。我们的老板更不会告诉我们,谁谁辞职了,然后在深圳或珠海折腾,一年搞几百万!
上面制定规则,然后鼓励下面适应规则,结果导致穷人越来越穷,让有志于成功的人,变得更加傻逼。
现在我们也看到了,没有一个老百姓或者打工仔,因为听领导或老板的话而一年赚了几百万。
这个世界需要大量的穷人,所以有人故意让你一直穷下去,最好世世代代的穷下去。
只有那些真正领悟了制定规则者的核心秘密的兄台,才能笑到了最后!
利益的最大获得者,往往是不守规矩和利用规矩的人,等他们的利益到手之后,又开始制定规矩,让大家去遵守,以保证自己的利益。
2,穷人都是惨死在规则里的人。不管是宏观世界,还是微观世界,都有其运行规律。
四季更迭,天道有恒。掌握天道的人,能望梅止渴、画饼充饥、无中生有、四两拨千斤、以不变应万变,到了任一领域,都能大碗喝酒大碗吃肉。
强者打造规则,设计规则,想让谁死谁就死,想让谁活谁就活。
为什么有人生活一直贫困潦倒,不是他不勤奋,不是他没机会,是他不了解社会,不了解历史。他们从小就养成了顺从的习惯。幼时,啥都听父母的;大了,啥都听老婆或老板的。他一直都生活在别人制定的规则当中,从未没想过怎么利用规则,怎么突破规则来重塑自我。那些喜欢思考的人,都已获悉了财富的秘密,悄悄吃肉呢。想多赚钱,遇到啥事儿,就多问几个为什么。也许生活就没那么苦逼了。
大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主要就是视野和思维的差异。
为什么城里小孩整体上比乡下的小孩机灵聪明,就是他们见识比乡下的小孩多点儿罢了,大家智商上没啥差距。
有段时间,我生活不如意,就闷着头在乡下读了很多书,只是生活没有一丝一毫滴改变。
为了追求所谓的梦想,我就离开了温暖而贫瘠的村庄,去了繁华的都城。结果我活得越来越美好。是不是我比以前聪明了?当然不是,是我看到了太多繁华的景象,通过思考,又看到了一些别人看不到的风景,稍微用了一点儿策略,结果赚了一点儿钱。
如果现在我还在乡下的话,也许生活又是另一番景象……
3,我打工的时候换过好几家工厂(公司),每换一个,就有人给我们讲,在咱们这里,只要好好的干,不出五年,工资就能翻番,买车买房都不是问题,可是当我与老工人聊天时,发现他们既没有买车也没有有买房,问工资,说是好几年了,才涨了不到2000块,我问他咋不换个地方,他叹了口气说,到哪里还不都一样? 我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才涨了2000工资,走了不就都没了嘛?。。。 老板还说,谁谁不好好的干,自己创业去了,结果赔了几十万,差点想不开跳楼!
后来我离开工厂跃入江湖折腾,多的是人冷眼旁观,多的是人笑我痴傻,只是过了N年,我不但没跳楼,还混的比他们好。
穷人想混出来太难了,当你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年,有了一点点积蓄,又设计出房贷车贷,把你未来的几十年都掏空。你通过车贷房贷获得了车子,房子,你得意洋洋,却不知道你陷入了一个圈套。然后你就得每天早出晚归,忙到停不下来,你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其他的东西。让你余生都只能是为了糊口,不能停下,且无翻身之日。 也不知道我这么多年的个人见解对大家有没有用,再bb些吧,如果某一句能触动到你的思维,说明这些话还是很有意义的。
我说的某些话可能稍有偏激,但这些都是我所经历所见识而产生的观点。
大家如果觉得有用,就关注我然后运用到现实生活里去,如果觉得对你没用就直接过滤掉,没有必要关注我。
4**,你听到的,看到的,都是一个局。**
这个世界由两套秩序组成,第一套规则:公平、正义、道德、礼 节。第二套规则:隐藏在背后的利益斗争。
第一套规则的道德是表象,第二套规则的利益是实相。我们从小到大接触的知识,大多都是第一套的表面规则。而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心里打的算盘,就是第二套利益规则。
高手都是以第一套规则作为手段,为的是达成第二套规则的目的。
几乎人人都会披上一层光鲜的道德外衣,然后千方百计的给自己谋取利益。道德规则,人人都放在嘴上;利益规则,人人都记在心里。所以千万不要被第一套规则迷惑 ,而要用第二套规则去看清事物 。
比如,我们不能看一个人说的什么, 而要看一个人做的什么。第一套规则是一个幌子,你不能把它当成安身立命,功成名就的方法。要想看透每个人的行为,一定要结合第二套规则进行分析 ,这就是利益分析法。
利益才是主导人类运转的逻辑,利益分析法永远都不会失效。
举个例子,这是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∶有一次我跟朋友去云南玩 ,由于我们行李较多且对本地不够熟悉 , 所以在酒店大堂,朋友悄悄的塞给了那个帮他拿行李的服务员50小费。然后接下来的这几天里,那个服务员对我们倍献殷勤,什么旅游路线啊、行李啊,都安排的妥妥的。
事后他跟他儿子是这样说的∶
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帮助,你首先一定要明白我先能给你提供什么?陌生人之间除了利益,不会产生其它关系,金钱就是最好的表达 。50 块不算多,但是比你说一些好听的话或者故作热情的讨好要实用多了,这就叫利益分析法。(出自绝密人性天书)
5、既然跨越阶层这么多阻力,最后再说一点我对打工人的建议。
一、上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,这是做人的原则,同时也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一个好印象,万一有机会上去。
二、刚进公司。先摸清楚派系关系户,别惹错人,不然直接上黑名单,那你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涯就到头了,自己家里没背景,刚起步就是各地
第三,不要做奋斗逼,领导也欺软怕硬啊,看你这么拼,项目做得这么出色,他不一定会马上提拔你,相反,第一反应是在给你做几个项目。你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领导,看到这小伙子这么能干,你舍得让她这么快升上去做领导层吗?肯定先利用他多给自己干点业绩出来啊。
四、为人处事要圆滑,紧接着上条,既然你能力真的很强,领导很可能逼你加班多做东西,一开始别直接拒绝,但是你就做好最核心的业务,其他的就吊着领导慢慢来,千万别按时完成它。那你就让他骂你,你就不说话,骂了几次之后他也懂了,就不找你了,然后逢年过节该送礼的送礼,这样其实就是委婉的表示不想多干活,但是依然对领导表示敬意。多做多错,承担太多真的不是好事儿,更何况活太多注意力难以集中,更容易出错,而且做了那么多,结果升上去的是个关系户,容易心态不好。
五、男人是厚积而薄发的,我不建议资质一般应届生刚毕业就创业,因为应届生除非有超凡的社交能力或者意识,否则很容易被人气。曲,劳动果实被人坑,还是建议找个500强大平台,先锻炼积攒启动资金、人脉能力,并等待时机,也就是行业的风口。如果等不到,至少你大平台的工作经验能保证你在职场可以顺利的存活下去,你的下线被定住了。
至于翻越阶层,大多数人其实看不清自己的能力,在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,90%以上的人注定平凡一生。
曾仕强教授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:
一定要努力工作,否则的话,你就只好去当老板了。
我发现,大家说的“资本家”,其实是特指资本家群体里已经取得成功的资本家。
问题来了,那些失败的资本家算不算资本家?
如果当资本家真那么划算,那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当资本家呢?
实际上,如果都是从0开始,工人和资本家,哪个风险更大?
你听说过因为打工失败而上天台的工人吗?
还是那句话,如果资本家真那么好当,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甘心去打工了。
你以为我是要为资本家辩护吗?其实不是。
我们的社会,只对那些成功的资本家友好,而对工人和失败的资本家非常糟糕。
打工打了10年以上,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个工贼,摸鱼时间多,干活时间少,而且完全没有风险。
某日你想跳出舒适圈,干一票大的,先不说能不能赚钱了,有几个有拿出几十、一百万前期资金的勇气吧?
文章稍微有点长,里面的内容可能稍微难以接受,但请耐心看完。
相信我,只要你认真看完,你认知世界的方式将发生巨大转变。
先说第一个社会真相:信息时代让信息差越来越少,但财富分配差距越来越大。
现在你去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问,只要他是用智能手机的,90%的概率都会知道马云这个人。
但换了20年前,你问世界500强前10的公司有哪些,100个人里有一个人能答出来就非常不错了。
信息时代,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,就像以前聊八卦,一定会去村口的大榕树下,听大爷大妈吹水。现在只要一台手机,有网络都能知道地球的另一半在发生什么事情。
就是这样,很多有钱人的生活出现在普通人眼前。当我们住在有点破旧的出租屋,吃着炸酱面看有钱人晒车晒豪宅,心理落差就有了。
像前段时间被封杀的郑姓女艺人,一天的片酬收入就208万,按普通人一个月5000工资算,就是416个月的收入,不吃不喝也得34年多才能挣到。如果扣除日常开支,很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。
再说第二个社会真相:留给普通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
在几十年前大锅饭的年代,大家都没有私人财产,那时候所有人的起点都是0。从改革开放开始,国家鼓励下海经商,那时候只要有胆量,几乎稳赚。
像我小姨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,八几年,东凑西凑拿了2万,在一个20平米不到的小黑屋开了自己的小作坊。10年后开了自己的工厂,底下20几个工仔,有钱人算不上,就是小老板一个,但一家人下半辈子也衣食无忧了。
你现在想重新走这条道?路早就被人挖断了,就像隔着一个太平洋,看着对岸的拉斯维加斯干瞪眼。
在B站,有个UP记录了自己开零食店倒闭的全过程。4个人凑了50万开一个零食店,4人都很用心经营,刚开始生意很火爆,线下的零食店能达到每天流水8000以上。2022年,加上疫情,可以说相当成功了。
但就在第四个月,同一条街上,一个月内连开8家一模一样的零食店,所有东西都跟他们的店一样,价格还比他们便宜。一打听,都是一个老板投的。一个月后他们的店就支撑不下去了。
你说跟你的什么商业模式,经营管理,销售手段,渠道经销商这些有半毛钱关系吗?有资本的老板可以直接用钱砸。靠钱来占领市场。完全就是降维打击。
普通人做点什么,只要稍微有点起色,资本就像苍蝇闻到屎一样飞过来了。
第三个社会真相:你的起点几乎就决定了你的终点
拿我和我表哥比较,小姨当年给十几万罚款也要在香港生我表哥,就为了一个香港护照。
我出生普通,父母普通,家境普通,假如不努力读书考大学,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。我表哥高中毕业就出国泡几年咸水,回来不想找工作就继承工厂。
这里面差的不单单是钱,还有社会资源,从小到大的优质教育资源,富人思维的潜移默化,试错的资本等等。
更残酷的真相是,现在的有钱人都懂得居安思危,败家的二世祖越来越少了。也就是说,家境比你好,资源比你丰富的人跟你同样努力,甚至比你还努力,你拿什么跟人家竞争?
说这些不是想挑起仇富心理,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能选择的。
但认不清这些社会真相,总幻想一进社会就能升职加薪,出任CEO,嫁个高富帅,走上金字塔巅峰和马爸爸肩并肩。那你这辈子铁定废了。
为什么赌狗都很难重新回归正常社会工作生活?因为一把斗地主5分钟不到,就是几百块的输赢,你让它找个班上,每天重复8小时的工作,连续一个月才那么几千块钱。这种心理落差和煎熬让它根本无法忍受。
假如说你也认为,普通人再怎么努力折腾也做不出什么成就,不如混吃等死算了,那么你现在就可以退出这篇文章,去刷短视频了。因为下面的话,是给那些对生活还没有绝望,想往上爬的人看的。
1,平常心
某音上个个都住别墅豪宅,开豪车,小red book人均收入百万,编乎上谢邀,人在美国刚下飞机。里面个个都是人才,说话又好听,超喜欢这里的。
前面也说了,信息时代让很多有钱人的生活曝光在普通人面前,很多是假的,也有很多是真的。真真假假该如何去分辨呢?
我的回答是:为什么要去分辨呢?是真的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吗?是假的那更是为了骗你的钱。
自己是普通人,就大大方方地承认,我说的是内心真正的认同,不是嘴上说自己是普通人内心又幻想快速成长一夜开挂。
用平常心客观地看待自己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判断,对自己的工作和收入降低预期,反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2,做好当下能做的
人之所以感到焦虑浮躁,很多时候无非是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,想伸手抓结果被烫得哇哇叫。
连自己当下眼前能干的事都干不好,却总觉得只要老板给自己机会发挥,就能大展拳脚。
拿医生举例,一个普通医生和医术高明的医生差别在哪?特别是现在的医生开药都很依赖检查结果,实习医生和主任开的药都是一样的。
最大的区别,就是厉害的医生能根据病人体征,病人的描述快速又准确地锁定疑似病因。一般的医生,只能靠不断换药尝试。
无论你身处哪个位置,做什么,不要把眼前的事当技术做,应该把它当成一门学问来干。技术是最容易学会的,也是最容易被替代的,用技术积累经验,把经验化成自己的心得,这才是别人无法替代的。
3,不要把技能当能力
把技能误认为能力的人,往往陷入“明明很努力却一事无成”的怪圈
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读者留言,大概是这样子的:“我是一名设计师,两年多了,刚开始过得很充实,感觉学习到很多东西,进步也很快,工资也从4000多涨到7000。
一年后感觉就没什么新鲜东西学了,每天就是不断重复相同的工作,除了经验,没感觉那些资深设计师和自己设计出来的有多大区别。
我还自学了很多课程,我明明很努力,能力也有,但升职加薪还是遥遥无期,不知道怎样才可以突破?”
这是因为,很多人错把技能当能力了。
技能是什么?我会PS,我会抠图,我会写文章,我会剪辑视频,我会训犬,我会跳广场舞等等。
能力又是什么?
·我能把贾玲P成刘亦菲
·我能不带提纲一口气完成5000字的文章
·我能把一条无聊的视频剪成美国好莱坞大片
·我能把一只护食咬人的狗一个星期训成乖宝宝
·我能一个月带着0基础的大妈拿下小区广场舞比赛冠军
只有把技能发挥出来,并产生效果的,才叫能力。
你的老板给你升职加薪,你的客户给你订单,都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实际效益。
把技能变成自己的能力,并且在一个能力上不断深钻,这样你就值钱了。
年轻人感到迷茫很正常,对未来的一切未知感到恐惧也很正常。最可怕的是,人不敢去面对现实,一直躲在自己的安逸区。
好死不如赖活,假如你认为自己已经在最底层,不能再低了。那更好,反正也没有比现在更差的处境了,那做什么都一定会是向上的,你觉得呢?
现在的疫情还让你认识不到?
你看各个互联网大厂都在裁员、优化。事实证明你打工如果不是做到管理层,成为制定规则的那个人。你的学历再高、能力再强,都依然有被优化、被失业的风险。
高素质人才都是如此,更何况那些普通打工者。
之前公司接了个全案,100万的收益。整个项目我们小组7人不分昼夜干了大半年,组长是客户牵头人,他分到了10万块。我们剩下6个人每人提点加年终奖大概3万左右。
后来总监不干了,他想跳槽的时候跟我们透露,你自己去找一手客户,外包给这家公司,你能拿30个点提成。
听完这话,瞬间就是吃屎的感觉。
后来不跟这家公司玩了,自己玩。自己有能力赚多少钱,就拿多少钱。肯定比不上原公司的规模,但是由自己把控支配权的感觉贼爽。人就是这样,一直吃屎是没感觉的。突然有人告诉你饭才是最好吃的,你吃过后就再也不会回去吃屎了。
打工和创业不同逻辑之处在于,打工人的财富要经历二次分配。第一次是市场对于你这个人的岗位和能力定价,第二次是领导对你的估价,从你创造的收益里,再抽一次大头。
所以打工从来不是为了能有出路,它只是为了解决当下温饱问题而已。
打工没出路吗?这取决于你对“出路”的定义。离开定义讨论问题是毫无意义的。
一、如果你对“出路”的定义是一夜暴富,那打工确实是没有出路的。别说打工,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没有出路。唯一的出路在彩票店,以及澳门、拉斯维加斯。
二、如果你对“出路”的定义是财务自由,那打工可能是大多数没有家庭背景的财务自由者的起点。除了出生在权势家庭外,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要实现财富自由,你看他们是不是很多从打工开始?在打工过程中一步一步积累人脉与资源,积累第一桶金。最后再通过事业突破实现目标。
三、如果你对“出路”的定义是实现人生价值,那打工就很有帮助了。人生价值可以是多维度的、多元化的,大多数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,打工正好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物质保障。
那些认为打工没有出路的人,可能只是很狭隘地把“出路”定义为一夜暴富吧。
什么叫出路?财富自由?不好意思,打工者不配财富自由。
在中国,要实现财富自由,需要拿走其它人的剩余价值。除此之外,还有两条路。第一,你自己运气好,在一个好的初创公司,在恰当时机套现,拿走股民的钱。第二,自己的工作恰好在财富流的节点上,有不少老板争着给你送钱。
打工者应该干什么?打工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?答:打工者应该做好符合自己工资的工作,如果做了超出自己工资以外的工作,不要要求回报,做好付出沉没升本的准备。如果不想做,第一,找老板要求涨工资,第二,跑路。
被老板画大饼坑的人活该,本质是你自己贪心,做了超出自己工资以外的工作,别赖老板说了不算。
同样,我也想说,做人局气点,做超出工作范围的事挺常见,不要所有事都不干,但干事要有限度,第一次是卖人情,第二次谈条件。
举个例子,一个小组,小组负责人回家生孩子去了,老板指派你当代理负责人。你没有办法,只能接受,尽量完成好工作,但别被老板扔出来的大饼迷惑,做好没有回报的心里准备。同时,留好后路,别得罪真身。当然,老板对负责人有意见,是另外一回事。第一次,全当帮忙,如果老板第二次找你做是,直接提条件。
再举个例子,你是基层员工或者基层领导,你比老板和高层更了解细节。你明知道老板做出错误决定,是往火坑里跳。你要做的不是纠正老板的错误,而是立刻提桶跑路,趁着岁月静好,赶紧找一个好一点的offer。
打工者,注意自己的定位,你是出卖劳动力挣钱,让出卖劳动力与收入相匹配,你就心态平和了。
有一位领导对我说“我可以随随便便就免了你。”的时候。
在我的认知里,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有两个属性,一个是技术属性,一个是政治属性。技术属性管研究事,政治属性研究人。对应的,有技术型人才、政治型人才和混合型人才。
这两个属性都很重要,没有技术属性就办不好事,没有政治属性就笼不好人。一个人,可以是纯技术型,可以是纯行政型,更多的人是混合型。这就像游戏里的属性点一样,有的人是技术大牛,技术90分,人情世故就可以不太考虑了;有的人人情练达,政治90分,虽然不懂技术,但有很多技术专家愿意为他效劳;有的人技术略懂(技术60分),但可以通过自己的沟通能力(政治60分),带好团队。
现在有些领导,天天嘴上喊着要与时俱进,但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,管理手段还是行政命令的老一套,用人标准依然是任人唯亲。
在上个世纪,个人是几乎完全依附于单位,虎你得卧着,龙你也得盘着,领导的行政命令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,搞政治的就特别吃香。由此衍生的官僚主义体制中,把会不会媚上作为一个人能力的体现,美其名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。
现在,资源从固化在单位,变成了洒向社会了,没有了人身依附,有些机关的老爷就显得特别可笑。天天说情商情商,情商90分的大佬是让上级和下级都舒服,你个技术10分、政治40分只会欺上瞒下的弱鸡还显摆情商?
我现在还是想为了子女的未来探探路而已,才想着看看去高处的路径。如果我摆烂,就算天天混日子,谁又能拿我怎么样呢?而且摆烂省下来的精力,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技术和人脉,可能也不会差吧。
原来,我在年轻的管理人员中,可以算得上号的认真负责能力强,本职工作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,根本没有精力搞副业。自从听了这位领导没有水平的屁话,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,在这种领导手下,干好了又能怎么样?此地不宜久留,抓紧搞副业赚钱是正事,本职工作对付着干吧。